劉國松


我的創作理念與實踐

1951年,我在大學入學考試的
七個志願欄裡全部填上了藝術系,從那時起,
繪畫始終被視為我的第一生命。

我14歲開始學習傳統國畫,19歲上大學一年級時,藝術導論老師說:「一切的藝術來自生活。」我想過去學習的文人畫都來自古人。二年級上水彩和油畫課時,全是靜物寫生,我覺得這才是來自現實生活,於是開始180度的轉向全盤西化。老師教我們從印象派開始學,從此一直跟隨20世紀西洋各家各派的大師的腳步亦步亦趨地追到了抽象表現派,結果發現這一派的畫家全是受中國書法的影響而發展出的畫風,有的畫家如馬擇威爾(Robert Motherwell)者更直接將中國“州”字原封不動地搬上他的畫面。心想西方的藝術大師都在模仿中國藝術,我們為什麼不在自己的藝術寶山中去開採創業,反到去模仿西方畫家抄襲中國藝術所建立的風格形式呢?既然「一切藝術來自生活」,那麼我們反對模仿宋元畫家的畫,是因為我們不是生活在宋元的時代,難道我們生長歐美的環境嗎?於是我就於1959年提出:

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舊的;
抄襲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襲中國的。

人人都說「筆墨當隨時代」,我們這個時代是有史以來中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時代,要想表現這個時代的特徵,就應該走中西合璧的路子。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就必須一面在自身六千年來的民族文化傳統中有選擇地發揚光大;一面由歐美與外來的現代文明表徵裡有選擇地吸收消化,創造出我中華文化的新時代的風貌。因此,我就在1961年喊出了「中國畫現代化」的口號。

我對中國畫現代化的教學,推廣與創作,迄今已經一甲子,其目的在於賦予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墨畫的現代面貌與精神,使其成為中華文化的載體,中國繪畫藝術的新主流,已獲得國人的認同與國際的肯定,成為代表中國通行世界藝壇的新畫種。近年來倫敦大英博物館和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相繼舉辦中國新水墨展覽,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更舉辦了首屆新水墨的國際博覽會。我個人也獲得中國最高文化殿堂故宮博物院的歷史定位,於2007年舉辦宇宙心印:劉國松繪畫一甲子特展,並相繼獲得兩岸最高榮譽的國家文藝獎(2008年)和首屆中華藝文獎終生成就獎(2011年),為了建立中國繪畫的新傳統而付出我一生的心血與精力,如今,我已心滿意足死而無憾了。

View more